close

圖片是書店一角,某人的床
詳細照片在這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clelia0156&book=5
莎士比亞書店也不知道被多少人介紹過了
我也不想介紹太多,這也不是我的本意
店址37 rue de la bucherie, 河左岸,過橋就是聖母院
我比較想說的是, 人家介紹的再多,還是要自己去看看
去聞聞味道,浸濡在那樣的氣氛
如果你是作家,不如就去住住吧
看看那汗牛充棟的書,雖然很多都看不懂
看看那十分不商業的擺設方式
看看那慕名而來如你我一般的觀光客,操著再標準不過的英語
看看在這種時代,這種地點, 還有這樣的人有這樣的胸懷與堅持
我趁機跟留宿在那裡的一個作家聊了一下
我的英文變的太破爛,聊的不是很多
她跟我說目前有3個人借宿在書店裡,3個人都寫東西
可能如果不是作家,或沒有豐富的文學素養
住在書店時,也很難跟老闆和其他房客聊的來吧?!
我也在想
到巴黎旅行,借住在莎士比亞書店,然後寫作
會不會成為美國作家圈的流行?
或者成為朝聖之地?
在巴黎這個自以為文化的聖地,
是由這美國人堅持著這不求金錢回報的對寫作人的支助
是由資本主義的美國人在巴黎左岸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堅持著文化的力量
有點諷刺是不是?
這個小小書店,彷彿變成美國人一個在異鄉的寄託,與力量
當然他沒說其他國家人不准來
只是店裡的書,店裡流通的語言,擺明了就是英語
一個個到巴黎這異國寫作的人,在這裡找到支持的能源
出了這書店,面對是陌生的浪漫的凶狠的巴黎
進了書店,便像是找到搖籃,有一整牆的書,一個暫時的窩,然後寫書看書
在異國和熟悉的語文這兩個不同環境進出,搖擺
這些來自美國或其他地方的寫作者
在這書店應該找到一個很奇妙的環境:可攻,可守,
可體驗異國情調,亦可關在著小窩裡自閉的寫著
很難我我心中奇妙的這種模稜兩可的環境寫清楚
再給我一點時間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