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在巴黎的一切大小事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法文裡頭, Bretagne是法國的布列塔尼地區, la grande bretagne是大不列顛, 也就是英國. 布列塔尼因為地緣的關係, 英國移民特多, 所以呈現出很特別的風貌. 比如說, 比較多人講英文, 不少人的親戚其實是英國人, 他們也吹風笛… 9月20-23日, 巴黎有布列塔尼節. 我們知道時已經是22日晚上, 當下決定如果天氣好就去香榭里舍大道看遊行, 之後去河邊園遊會吃淡菜.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天好天氣, 大大的太陽, 可以穿短袖 那天試過巴黎的大眾腳踏車, 感覺還不賴 所以今天決定騎出去玩 這個巴黎市政府提供的velib (http://www.velib.paris.fr/) 遍及巴黎市各角落, 走沒幾步就有一個腳踏車停靠站, 提供大家租用腳踏車 帶好自己的信用卡就可以了 假設今天要租腳踏車, 要先付1歐的...動用費(有權租用腳踏車的費用) 之後, 再以你使用的時間計算 30分鐘以內不用錢 30~60分鐘1歐…..以此類推 如果,你連續一星期都要租腳踏車,那麼動用費有打折:5歐 ; 一年份的會員費是29歐. 好處是 : 1.累了可以隨時停, 找個點把車停好, 散散步去. 不想騎了就坐地鐵回家. 完全沒有一騎車就要算計體力的壓力. 2.如果你夠機車, 就在30分鐘內把車還回去, 閒逛一下, 再重新借一台, 這樣借一天, 騎一天, 都不用錢. 3.在塞納河畔騎腳踏車裝悠閒的日子正式來臨 4.可以暫時擺脫不見天日的地鐵臭味 壞處是 1.當太久的大尾行人, 突然間要遵守交通規則, 還真是不習慣 2.雖然車有3段變速, 不過小小一台就20公斤, 上坡路段騎得叫苦連天 3.的確是聞不到地鐵臭, 但是要跟車陣纏鬥, 呼吸剛從排氣管出來的二氧化碳 4.有時會遇到停滿車所以不能還車, 或被搶借一空因此沒車借的腳踏車站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常說 : 人多就會做傻事 這句話就在西元2007年9月16在巴黎應驗了 9月15和16,是歐洲文化遺產日. 顧名思義, 這兩天有很多美術館, 博物館都免費開放參觀. 包括總統府, 外交部, 議院, 市政府等等通通都開放. 我秉持著一個理念 : 要去就去平常花錢也進不去的地方, 又恰好有朋友約 就一起去了法國總統府-艾立榭宮 (l’elysée) 朋友說九點開始開放, 她要八點到去排隊. (跟據前人可靠指示, 應早上六點就抵達排隊. 因為前人吃過虧, 早上十點到, 下午四點才進場) 我家阿發聽到要這樣早起, 白了一眼, 悻悻然說道 : 有什麼了不起? 沒看又不會死! (結果發先生因為那個晚上睡不好, 就沒參與我們的排隊盛會) 總之, 我們在8點20左右加入了那已經看不到盡頭的人龍. 總共5個台灣同胞. 九點多, 兩個美眉好玩的去找了隊伍的終點, 聽說以經排到河邊又s型的拐的好幾拐. 阿門.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世界盃英式橄欖球賽又開始囉 由於是在法國比賽, 電視廣告啦、新聞啦、火車站啦, 炒得可火熱 有些酒吧又開始出現世界盃足球賽的光景 開場是法國對阿根廷, 法國老輸了 之前法國媒體把他們隊講得跟神沒兩樣 這下好了吧 還好沒輸的很慘啦, 17 : 12差個幾分 今天紐西蘭的黑衫軍all blacks照樣祖靈上身, 以76: 14大勝義大利 澳大利亞則以91: 3狂勝日本 (請見上圖) 每個球員各個都虎背雄腰, 為什麼就是有些人永遠不會被擋住? 有些人卻是一直進攻但一直往後退? 這種野蠻又講究技巧戰術的運動, 還真不是人人可以玩 說著說著 今晚歐洲盃足球賽可是義大利對法國, 在米蘭踢 兩國在世足盃因為席丹冤仇可結大了 開賽前唱法國國歌時, 被義大利球迷噓到連音樂都聽不見 之前污辱席丹的姐妹媽媽然後被席丹送上一記頭鎚的義大利熱嘴男兒, 這次倒是因傷未下場, 帶著他兒子, 穿著: I love Paris的T恤坐在觀眾席 因為帕華洛地過世了 唱國歌前還特地播放了他唱紅的曲子Nessun Dorm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NUCPKdGcrk) 整個球場的義大利人就唱了起來 緊接著的義大利國歌, 更是唱的同心協力, 血氣方剛, 鬼哭神號, 一心一德, 貫徹始終啊 我不禁熱淚盈眶的想著 : 親愛的中華健兒們, 什麼時候你們也讓我在運動場上為我們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狂喊嘶吼一番呢? 話說, 咱們的國歌也慷慨激昂不起來吧?! 了不起只能蕩氣迴腸 那像法國佬的馬賽進行曲, 挑明了要讓敵人血流成河來灌溉土地, 那樣下定決心喊著納命來的殺氣騰騰 (難怪牛排都吃三分熟, 還有生牛肉塔, 茹毛飲血的未進化完成之野蠻人) 這篇文章跳tone跳的真厲害 Photo from: http://fr.sports.yahoo.com/rugby/coupe-du-monde/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行車環法賽是一年一度的法國體育盛事. 這次2007環法賽破天荒的把起點設在倫敦, 不知道收了英國老多少錢喔~~ 去年的起跑點是史特拉斯堡, 我卻在巴黎如火如荼的找房子 今年, 被我等到了 說什麼都要去湊湊熱鬧的啊 很天兵的沒帶相機出門, 所以敬請欣賞France2記者們的精彩照片吧 我大概下午4點出頭到協合廣場那去等,到的時候已經人山人海了. 跟旁邊的人聊了一下, 才發現他們3點多就到了 等很久很久,快一小時後, 終於聽到歡呼聲, 我跟著叫到 : 我看到了, 來了來了, 哇~~好多喔!! 就在這短短的3秒間, 100多輛自行飛馳而過. 留下一個傻眼的我. 我很機車的想, 還好我是在巴黎看, 因為他們在巴黎會繞同樣的路線8次, 所以我可以一次次的, 看重播似的看到爽. 那些在法國其他地區的觀眾, 在大太陽下, 等3小時, 看3秒鐘的車陣, 應該很…幹吧?!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轉站第四處, 不需解說,一看就是樂團搖滾. (第三場的探戈爛到無人能出其右, 無法用言語形容.) 我們沒在這呆很久, 因為音響快把耳朵炸聾, 心臟被不要錢似的重低音共鳴的嗡嗡響, 一度我感覺到強力的音波自喇叭以千軍萬馬排山倒海之勢狂奔而來, 然後毫不留情砰砰砰直接撞上我的面門. 作為一個年老力衰的歐巴桑, 無法在這充滿年輕俊男美女的場子繼續呆下去, 沒能大飽眼福, 可惜可惜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中午12點半, 我跟發先生開始第一場音樂會 : 在中古世紀博物館聽中古世紀音樂 曲目是 : Carmina burana布蘭詩歌 演出的曲目很平靜, 可愛, 不是氣勢磅礡的那部分. 唱的應該是拉丁文, 不過有先跟大家解釋一下內容. 如 : 修士在春天降臨時, 發現自己身體的荷爾蒙作祟,也想享受春天,卻礙於自己是個修士不能隨心所慾而懊惱不已 ; 修士們的內鬥過程 ; 初次約會然後嘿休的情侶…很像民歌. 有個演奏者,用了很多很多種奇異的樂器, 我離有點遠拍不到, 他也沒解釋, 不過應該是古樂器吧?! 對了,這場的女高音是個很好的歌手.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狂歡啤酒狂飲節--連搭船的觀光客都很hignt啊 每年的6月21日是法國的音樂節,每個城市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免費音樂會.原則上從下午五六點零星的音樂起,一直到午夜大鳴大放的休止符, 音樂節越夜越美麗, 越夜越狂放 2005我的第一個音樂節在grenoble過, 2006在史特拉斯堡,兩次的感覺都不錯,因此很期待這次在巴黎的音樂節. 期待的結果通常是幻滅, 我對巴黎的音樂節是真的有點失望的 我喜歡音樂節是因為這是個到處都有音樂的節日, 選擇性很多 : 古典,爵士,搖滾,電子….應有盡有. 格禾諾伯和史特拉斯堡兩城的市中心都不大, 所以樂團密集度真的很高, 路口拐個彎又是一個團的驚喜處處可見.專業的團或許不多,但是業餘的小團,自己家裡搬樂器出來的,酒吧請來的樂手,跟三五好友約好的小樂隊到處都是,只要有小空地就有音樂. 整個城市充滿著輕鬆愉快的氣氛, 整個城市連空氣都是音樂, 吸一口就可以搖滾, 所有人在這晚有一樣的默契, 走在路上覺得大家都是朋友. 最美麗的,不只是滿地滿城的音樂, 最另我感動的是 : 今晚是屬於大家的, 馬路是為每個人敞開的舞台,就算你只有一台keyboard和兩顆爛喇叭. 韋瓦地的四季和瑪麗連曼森的信徒都擁有各自的天空, 布爾喬亞和阿拉伯裔和非裔都在同一條街, 爺爺奶奶跟叛逆的青少年都有各自的去處, 唯一的共通點是人手一瓶啤酒, 不醉不歸. 在巴黎的音樂節也不是不好, 有名氣的團體很多, 只不過有名氣就等於人擠人,而且巴黎太大,從這場音樂會到下一場一定要搭地鐵,一搭半小時,一晚下來還真是累人. 更恐怖的是如果到了才知道這場不好聽,又要千里迢迢的去趕別場,然後發現別場在我抵達時結束, 怎一個瞎字了得? 趕場行程的忙碌加上音樂的濃稠度被大城市稀釋掉的結果, 我所喜愛的漫步在石磚路上隨處撿拾音樂的驚喜的樂趣, 已不復見, 令我不勝欷晞. 遇到這種節日,十分忌諱流連忘返到最後一刻才回家. 因為大家豁出去似的狂歡, 就會醉, 醉就會鬧事, 然後我們就有可能被天上飛的酒瓶砸傷, 所以啊, 半夜12點12點半, 就可以準備閃人了. 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便衣警察耶!!! 人擠人的地鐵裡, 不時會有喝酒叫囂的年輕人, 我那班車就有一群, 結果有兩個穿的差不多一樣的狀漢,舊舊的t-shirt,牛仔褲 跟破破牛仔外套, 卡在車廂口一直看著鬼叫中的那群青少年, 在關車門的那一刻兩人使個眼色一起擠上車, 連我都看出他們是便衣, 偽裝技巧真遜! 話說回來,也只有巴黎這種大城才會上演這種跟蹤情節吧?!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觀光客是有好處的 至少會認認真真的觀看那個城市 至少會懷著熱情與新鮮感去找尋那城市的歷史與痕跡 住在巴黎幾個月以來 好像也不太會拿著相機到處拍 出門就是散散步,坐在公園只顧發呆 把雨果的故居就在身邊這回事忘的一乾二淨,找都不肯找一下 只有陪朋友的時候 會一次又一次的逛聖母院 一次又一下的走塞納河沿岸 嘴裡碎唸著:你們這些死觀光客,把巴黎弄成這樣 所以,當觀光客比較好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法國總統大選 應該是不關我的事的 稟著到人家的國家就要試著了解與融入他們的文化, 我倒也很認真在看新聞 當選的人,陣營的群眾彷彿贏了全世界 輸的人也彷彿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當華雅樂帶著美麗的笑容恭喜對方, 當薩科奇說要尊重另一種思想時 我真的要用民主的精神來稱讚他們嗎 還是要說他們強壓著心理種種的情緒與盤算,淨講些場面話? 敗者心裡有多少的措折與失望,面對著支持他的人難道不會難過? 勝者難道就真的因為得到所有人的支持而勝利? 然後就可以開心的開始接下來的權力瓜分? 席哈克再怎麼不滿薩科奇,也不得不承認他的時代以經到了盡頭 他也不是國王,政治生涯結束後,也不能再妄想著干涉後續的發展 或許有些欷噓, 但若不能看開,也只是自找麻煩 以前,我無法了解怎麼有人會因為他支持的政治人物沒選上而激動落淚 這次,我似乎比較了解 今天,看著路上的清潔工,清一色的黑人時,瞬間,替他們覺得很難過 想著巴黎郊區移民, 似乎比較能了解一個政治人物真的可以對他們的未來造成影響 能了解他們如何把一生的希望寄託在一個政治人物上 能了解什麼叫踏上別人的土地卻永遠無法被認同的無奈與氣憤 法國,再怎樣都是白人的,基督教的 看著支持兩邊鎮營的群眾的穿著,膚色,談吐, 就知道一切都不可能解決 一切的問題都來自於人,政治就是人, 所以一切都逃不了政治 人, 好可悲 人只是單純的要悍衛自己的利益,自己認同的價值 卻沒想過他心中的信仰是被誰灌輸的,自己是不是被利用了?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個月來,法國新聞炒著總統大選 所有政治啦,社會問題,都受到很大的關注 從去年聖誕節起,法國一組織 : 唐吉訶德之子Les Enfants de Don Quichotte ,發起了一個活動 讓想體會SDF (sans domicile fixe=沒有固定住處的人)的感覺的巴黎人 住在搭在市中運河旁的百多個紅帳篷裡, 徹夜吹著冷風,排隊領吃的 這舉動成功的引起新聞媒體的注目 因為選的真是時候,競選期間,選民說的都奉為圭臬 所有的政治人物不得不提出回應,並做出改善的承諾,甚至修法 畢竟巴黎,法國的無家可歸的人是真的太多 這波為無家可歸的人請命的浪潮,至今未見平歇 幾天前, L’abbé Pierre 皮耶教士, 在一月22過世了 他是EMMAUS組織的創辦人 這是一個為了流離街頭的人創辦的組織,為他們找住處和工作 1954歐洲有一個異常寒冷的冬天, 冷到塞納河都結成冰,許多遊民凍死街頭 皮耶教士在此時大聲疾呼,要大家正視這問題 並開始協助遊民,直到今天,直到他死 這組織目前已變成國際組織 法國晚間新聞約以當初台灣播報鄧麗君的死訊的篇幅報導,(半小時的新聞約有20分鐘是講他) 我才感覺到這人的重要 這幾天看越多的新聞,越是令我感動 有那麼多人,景仰他的,被他幫助過的家庭親自前往禮拜堂致意 獻朵花,或祈禱 被他幫助過的人遍及各個宗教,種族,膚色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再套句發先生的話(好歹人家也唸過美術史和考古) 一個教堂裡,最有趣的部份是地下 所以,眾看官們 若有一天,您參觀到的某教堂有開放地下室參觀 絕對不要客氣,一定要進去啦 為什麼呢?! 教堂的主祭壇的地下部份,通常都是最最重要的地方 也通常最古老或最重要人士的墳墓棺材就在這裡 由地下墓室的牆壁即可看出,這中間有多少年代的不同建築 通常會有灰不溜丟樸素無華的石棺 通常是中古世紀或是更久之前的石棺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昨ㄦ個千里迢迢跨越整各巴黎,去了basilique de Saint-Denis聖丹尼大教堂 我是把它稱為”法蘭西王朝的龍穴”啦 (既我的精典之作concours=高普考,翻譯精華版再加一則) 這樣應該看就懂囉 整個法蘭西王朝的國王通通埋在這裡 從西元400多年的國王到路易18,找的到骨骸屍首的都在這裡 教堂是免費參觀 但是國王們的棺材或地下墓室就要門票,貴,全票要6歐吧 還好我拿美術系的學生證,免費一遊 導覽員就由法籍發先生權充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和前天, 打起精神去逛sold大拍賣 也不是不缺衣服,但是現在的身分是學生 也不用穿的很漂亮,只要找點基本款就好 但是,鎩羽而歸,或是說落荒而逃 前天,去了傳說中的瑪黑區,之前唯一聽說的印象是gay和精品小店 那天看一下,覺得那區變成紐約的shoho(這樣寫嗎?) 很多畫廊沒錯,很多美麗的名店沒錯,但是要有大荷包 我看到的第一雙鞋325歐 去搶好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我提不起興致來逛 就都很貴啊,心理一直雜唸著 也沒拍什麼照片 比較想拍的是路上的人, 一個個拍 這區的美男子比較多,害我不禁懷疑他們是gay 男女老少大家都很注重穿著,神氣的走著 鮮少說借過,不好意思,側身急急經過 不知怎麼的,心情不好起來,就離開了 突然覺得這些看起來有錢,有氣質受過教育的人,卻是驕傲神氣的沒禮貌 是我那天穿的太醜嗎?還是買不起衣服想太多? 昨天,去了拉法葉和歌劇院那裡 好了,ok點了,可以找到像是我這等級的價錢 以往喜歡的ZARA衣服異常的醜, 失望了一下 然後看到每間店都是滿山滿谷的人,到處都是衣服,眼睛頓時受到太大的刺激 瞬時間,覺得好累 可我什麼都沒逛沒買啊 誰來告訴我一下,逛街的樂趣在哪裡?! 我向來都覺得好累 有人可以幫我買的嗎?! 在拉法葉看到很多人,觀光客啦有的沒的 都提了很多袋戰利品 告訴我,你們到底是在哪裡看到漂亮的值得買的?! 我是瞎了嗎?!還是累到覺得每件衣服都很醜?!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是書店一角,某人的床 詳細照片在這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clelia0156&book=5 莎士比亞書店也不知道被多少人介紹過了 我也不想介紹太多,這也不是我的本意 店址37 rue de la bucherie, 河左岸,過橋就是聖母院 我比較想說的是, 人家介紹的再多,還是要自己去看看 去聞聞味道,浸濡在那樣的氣氛 如果你是作家,不如就去住住吧 看看那汗牛充棟的書,雖然很多都看不懂 看看那十分不商業的擺設方式 看看那慕名而來如你我一般的觀光客,操著再標準不過的英語 看看在這種時代,這種地點, 還有這樣的人有這樣的胸懷與堅持 我趁機跟留宿在那裡的一個作家聊了一下 我的英文變的太破爛,聊的不是很多 她跟我說目前有3個人借宿在書店裡,3個人都寫東西 可能如果不是作家,或沒有豐富的文學素養 住在書店時,也很難跟老闆和其他房客聊的來吧?! 我也在想 到巴黎旅行,借住在莎士比亞書店,然後寫作 會不會成為美國作家圈的流行? 或者成為朝聖之地? 在巴黎這個自以為文化的聖地, 是由這美國人堅持著這不求金錢回報的對寫作人的支助 是由資本主義的美國人在巴黎左岸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堅持著文化的力量 有點諷刺是不是? 這個小小書店,彷彿變成美國人一個在異鄉的寄託,與力量 當然他沒說其他國家人不准來 只是店裡的書,店裡流通的語言,擺明了就是英語 一個個到巴黎這異國寫作的人,在這裡找到支持的能源 出了這書店,面對是陌生的浪漫的凶狠的巴黎 進了書店,便像是找到搖籃,有一整牆的書,一個暫時的窩,然後寫書看書 在異國和熟悉的語文這兩個不同環境進出,搖擺 這些來自美國或其他地方的寫作者 在這書店應該找到一個很奇妙的環境:可攻,可守, 可體驗異國情調,亦可關在著小窩裡自閉的寫著 很難我我心中奇妙的這種模稜兩可的環境寫清楚 再給我一點時間吧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圖就是城堡囉,高高的是塔樓 喜歡看照片的請移駕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clelia0156&book=5 既然買了周票, 既然放假中,就要努力的去走走 既然住了巴黎, 就不能只認識觀光客的世界 不過, 凡仙城堡應該也很觀光吧 ?!我想 不管如何就是去了那裡,禮拜一下午 出奇的安靜,只有三三兩兩的老人家 凡仙城堡不大,主要就是塔樓,教堂,國王和王后的宮殿 不如凡爾賽的奢華,沒有黑壓壓的觀光客, 我是唯一拿相機的,很俗氣的拍幾張 當然也不用買門票,因為所有可以參觀的地方都在整修 好像是今年三月重新開放吧 不過外觀倒是完整,沒有鷹架 可能是一個中古世紀城堡的關係, 凡仙是樸實的,堅固的 留下來的Donjon(可能是翻成塔樓)是歐洲最老最高的 (13世紀初) Donjon就是國王住的地方,如果是公爵的城堡,那就是公爵的住處 總之就是城堡內最大ㄎㄚ的臥房啦 Donjon也是城堡中最高的建築物,擁有最好的視野 之前的法國國王是真的住過凡仙的 向來偏愛中古世紀的城堡 文藝復興,巴洛克之類的不是不美, 而是我不喜歡那種盡一切所能的展現威風,權勢與財富的感覺 中古世紀的城堡,多半都兼具著戰爭中的防守的功能 厚厚的石牆,古樸的美 牆上有各種戰爭的痕跡,各種武器專用的洞孔 頹圮或健在,都見證了多少人血汗 設計的精心,建築的汗水, 攻打與防守的謀略, 勇者與弱者,勝者與敗者的血都流過土地 悽悽的美感 凡仙城堡就在凡仙森林裡 春天夏天天氣好時,我想森林應該是客滿的 冬天, 森林裡一片冷清 發先生說, 如果想自殺就可以來這裡 絕對會頓時感到人生了無生意 望眼望去,枯木,枯木,和枯木 只剩幾棵針葉樹,和綠綠的草坪勉強撐起森林的樣子 倒是,看到很多鳥 烏鴉,鴨,鵝,海鷗,啄木鳥,還有兩種不知名的 冬天雖冷,他們也落的清靜吧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圖片是拉法葉百貨的聖誕裝飾,聽說花了一百萬歐元 是有必要這樣豪華就對了? 對! 巴黎什麼都有 就......我沒有錢享受這一切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新年了. 當世界各大都市都在舉辦煙火大賽的時候, 我們巴黎可是什麼都沒有啊 !!! 香舍里榭大道被說的一付多浪漫, 去的朋友說就是大家各喝各的酒, 各聊各的天. 沒有節目沒有主持, 當然也沒有倒數這種東西. 我不禁想著, 怎麼每年都還那麼多人去啊 ? 是有那麼多人被騙就對了 ? 好險發先生有先見之明, 死不肯去湊熱鬧 台灣的yahoo新聞報導. 標題 : 跨年之夜法國400輛汽車被放火焚燒, 旁邊放的照片恰好是凱旋門. 害我不禁有點生氣想雜唸幾句 這樣的編排是想讓人覺得那400輛車就燒在凱旋門旁 ? 還是講到法國只會想到凱旋門和香舍里榭大道 ? 這樣的編排到底是無意識的刻板印象的結果 還是刻意引起的騷動和製造恐怖感 ? 真是太不專業太不嚴謹的作法 影像與文字的交互作用不容小覷, 掌握不好就不要硬加圖片吧 新聞台不就是要替我篩選各種新聞資訊嗎 告訴我重要的 實用的 那些無聊的新聞, 就該刪掉 那些製造聳動的作法, 一點意義也沒有 這年代看新聞 要有當偵探和改錯字的精神及態度

cl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